????三千年薪火相傳。跨過歷史的長河,中色大冶迎來了70周年華誕。一代又一代冶煉兒女傳承青銅文化,“煉銅育人”,為建設新中國默默奉獻,譜寫了一曲曲跟黨奮斗、為國分憂、頑強奮進的壯歌。冶煉人先后建設運行了三代煉銅爐,樹起了新時代冶煉人的豐碑。
憶往昔——
反射爐,老專家,人拉肩扛艱苦創業
????冶煉廠上馬的第一臺爐子叫反射爐,1957年建設,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這是一臺填補國內銅冶煉空白的功勛之爐。實現了國產大型粗銅冶煉廠從0到1的突破。
????在冶煉廠反射爐的建設過程中,廣大干部職工經受了艱苦的考驗。他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沒有休息日。因條件限制,所有的材料搬運、基礎工程、廠房及爐體建筑和大型設備安裝,絕大部分是依靠人工挖掘和人拉肩扛完成。盡管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但共同的信念和目標,讓他們緊緊團結在了一起,互相配合,協同作戰,當施工進行到緊張階段,廣大干部職工為了保障建筑材料及時供應,徒步從下陸往返黃石碼頭近百里,將建筑材料搬運到施工現場。
????老一輩冶煉專家李從俊曾經回憶道:“1960年4月6日,迎來了點火的神圣時刻。上午10時,當燃燒工點燃反射爐時,傾刻間機歡火嘯,整個冶煉廠都沸騰起來。但是我們更多的是緊張,因為真正的挑戰還在后面。”
????據老一輩的冶煉人回憶,當爐子中心溫度升至攝氏700多度時,爐頂的磚紛紛往下掉,前來援建的蘇聯專家馬褐契夫不容置疑地下了指令:“掉的磚要全部揀出來,要不然,停止升溫。”在當時,蘇聯專家是技術權威,意見就是指令。反射爐被迫急驟降溫。盼著出銅的冶煉工人哪能等得了。這時,讓前蘇聯專家不可思義的一幕出現了。工人們圍到專家身邊,提出要進行熱修攻堅。熱修,就意味著要冒著極高的高溫進行作業,很危險,從來沒有人嘗試過,能行嗎?
????經過緊急商討,第一代有色冶煉工組成了精干的突擊隊,穿上石棉衣褲等安全防護服后,一個個奮不顧身鉆進高溫爐內,展開了爭分奪秒的搶修。那是怎樣的忘我奮斗精神啊!進去的人,立即發現身上像火燒一樣疼,全身烤得通紅……
????經過輪番苦戰,最終修好了爐子。“那一幕,讓人感動得落淚!”老冶煉人在回憶那一段歷史時,動情地說道。終于在4月22日14時,順利放出了第一包冰銅。4月24日8時,轉爐也順利地吹煉出第一爐粗銅,品位達到99.72%,合乎設計要求。
????出銅后,前蘇聯專家馬褐契夫拿出他畫的一張畫,一張有色冶煉工奮不顧身修爐的速寫圖,感慨地說道:“中國工人,了不起!”
????反射爐投產后,冶煉廠就把目光投到了環保和綜合利用上,研究如何利用冶煉煙氣和冶煉余熱。隨后,相繼建成投產余熱發電、硫酸一、二系。這也是廣大干部職工在惡劣的環境中憑著血肉之軀,一磚一瓦堆砌而成,將冶煉人不怕困難、不畏艱險、敢打敢拼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彼時,冶煉廠粗銅產量雖然逐年有所增加,但由于各種技術條件限制,到1965年的最好年產量也只有21000余噸,未達到設計能力。針對反射爐能力不足的問題,當時的大冶冶煉廠圍繞如何增加產量、提高經濟效益進行攻關,1965年底開始,先后三次以挖潛擴能為重點進行革新改造。由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總院和大冶冶煉廠組成攻關團隊共同完成第一次改造。隨后的技術革新改造,依舊以自身為主要力量,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基本形成50000噸的生產能力,1984年實際產量已達到51000噸的水平,公司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調撥(商品)粗銅生產基地。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冶煉廠生產建設加速發展、奮力爬坡、蓄勢待發的重點歷史時期。開展轉爐擴容改造,使粗銅生產能力大幅提高,至1996年產量達到了61000余噸,商品粗銅銷售居全國之首。
????1987年7月3日,銅電解萬噸工程建成投產,開辟了公司銅精煉向延伸加工轉變的新局面,結束了冶煉廠主導產品近30年只粗不精的歷史。又于1992年3月、1994年9月相繼建成1.5萬噸銅電解二期工程和2.5萬噸銅電解三期工程,實現了5萬噸精煉與5萬噸粗煉的配套。
????全廠干部職工不固步自封,不斷發展壯大,抒寫了一段緊跟黨中央步伐,努力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不斷為國家作貢獻的歷史,一段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歷史,一段團結協作,依靠群眾智慧,不斷取得新成就的歷史。
思奮進——
望酸塔,看澳爐,綠色環保技術升級
????一直以來,冶煉人將擔當社會責任擺上重要日程。上世紀60年代中期,公司就根據國家計委在大冶建設硫酸車間的批示,利用冶煉煙氣制酸。
????1969年3月,有關專家學者聚集在沈陽冶煉廠,召開專門會議研討,決定采用熱濃酸洗滌凈化流程制酸;同年7月,硫酸一系列開始破土動工······
????硫酸工程牽動著職工的心,也牽動著各級領導的心。1970年4月30日,時任湖北省省長張體學專程來到冶煉廠,向職工們作加快硫酸等工程建設的動員報告。隨后,建設進度加快。完工后的硫酸工程有效實現對煙氣的回收利用。
????多年來,冶煉廠堅持對煙氣、煙灰等“廢氣、廢水、廢渣”進行回收和綜合利用,先后生產出硫酸以及金、銀、鉑、鈀、硒等稀貴金屬產品,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歷史,走到了1993年,11月16日,冶煉廠第二代冶煉爐——諾蘭達爐破土動工,進一步節能減排。項目開工后,由于缺乏資金,進展不盡人意,廣大職工積極集資5000萬元,緩解了資金困難。工程于1997年7月竣工投產,由此,粗銅生產能力大幅提升了12萬噸,與之配套的精煉系統也在分步實施的擴能改造中達到20萬噸。這些技術改造,使冶煉工藝水平達到了當時國際先進水平!截至2021年12月,諾蘭達爐完成它的歷史使命,進行拆除。? ?
????當時光的年輪邁入新世紀,冶煉廠也進入了一個跨越式發展階段。為了天更藍、云更白,全體干部職工積極響應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理念,自覺以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統領企業發展全局。
????2009年7月,冶煉廠第三代冶煉爐——節能減排技改工程澳斯麥特爐系統奠基動工,2010年12月1日竣工,12月31日產出了第一爐冰銅,年產粗銅可達30萬噸。該工程的投產,使銅的冶煉回收率提高了一個百分點,冶煉能耗降低50%以上,煙氣制酸利用率達到98.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一萬噸以上,每年可多回收銅金屬量3000噸以上,節約用水量280萬噸,增加余熱發電量5100萬千瓦時,減少廢水排放量240萬噸,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均優于行業準入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建設綠色現代化銅企業邁出了關鍵一步。
????隨后的2011年8月4日,由省發改委批準的冶煉廠30萬噸銅加工清潔生產示范項目破土動工興建,2012年9月30日建成,通電試生產。項目采用國際最先進的永久不銹鋼陰極銅電解新技術,引進國際先進的芬蘭奧圖泰公司機器人剝片機組和精確定位行車等大量自動化、信息化、節能降耗設備設施,是繼澳爐建成投產之后,公司再次擁有的世界一流技術工藝水平的銅加工項目,為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冶煉廠廣大干部職工深度參與,針對投產初期設備調試和工藝不穩的局面,及時成立工藝管理和設備調試攻關組,深入現場跟蹤,對引進的先進設備、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實現了傳送鏈條、夾持器、鏨刀等關鍵部件國產化,并開發出適合不銹鋼陰極的工藝控制體系。
????2014年,30萬噸銅加工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全部實現達產達標,各項重要指標已經達到了設計要求,在國內同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同時,產品質量得到明顯提升,30萬噸銅加工清潔生產示范項目產品于2013年5月在上海交易所注冊成功,2015年8月,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成功注冊。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均優于行業準入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節能減排效果明顯,項目示范基地先后通過了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廳的驗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
????銅冶煉節能減排工程澳斯麥特爐和30萬噸銅加工清潔生產示范項目的相繼投產,促進了銅產業的協調發展。截至2022年,冶煉廠已經達到30萬噸粗煉與50萬噸精煉銅的能力,對公司可持續發展,做強做優做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謀長遠——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發展未來可期
????在公司70年發展歷程的新起點上,冶煉廠以歷史觀對照現實,用未來思考今天,把中國有色集團、公司的堅強領導和對廠的大力支持變成抓改革促發展的澎湃動力,通過綠色高質量發展,闊步走向我國銅工業發展的先進行列。
????轉變發展方式,打造“綠色冶煉”。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2023年3月,以打造“綠色、效益、智能化”工廠為目標的環保升級改造在冶煉廠全面啟動。冶煉廠緊扣中央環保督察典型案例,加快推進環保問題整改。環保升級改造項目竣工后,冶煉廠的環保指標和節能減排水平將進入國內同行業一流水平,預計每年新增效益1.2億元。實現金屬冶煉與生態建設和諧共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構筑發展優勢,打造“實力冶煉”。從向規模要效益的傳統增長方式,改變為向提升發展質量要效益。在升級改造過程中,冶煉廠積極消化吸收國際國內銅冶煉最新科技成果,努力把重要經濟技術指標提升至行業先進水平。加強澳爐、轉爐作業率管控,通過均衡生產組織、深化設備管理、精心崗位操作等措施,使兩爐作業率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繼續開展澳爐爐壽攻關等,實現效益最大化。
????提高發展效率,打造“數字冶煉”。結合環保問題整改和冶化系統升級改造,加快推進“數字冶煉”建設。制定廠數字化轉型發展規劃,分步實施數字化升級改造工作。將逐步實現全流程動態調度、處置、管理和數字化點檢、設備在線智能診斷。將組建廠集控中心,通過中心遠程控制,實現數據共融互通、成本管控精準、智能運用前瞻,形成現場識別自動化、信息處理即時化、問題研判協同化的數字冶煉模式。
????增強發展動力,打造“創新冶煉”。冶煉廠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貫徹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完善廠創新體系,整合技術資源,發揮整體優勢,全面提升廠創新能力。堅持科創興廠,扎實開展銅冶煉全流程工藝技術創新攻關,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廠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堅持眾創驅動,建立由工程技術人員和中高級技師領銜的首席制,以全國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創新平臺,搭建群眾創新創造“燈塔”,帶動全員廣泛開展創新創效,通過成果運用提升冶化工藝技術水平。
????增添發展后勁,打造“活力冶煉”。深化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堅持員工擇優錄用、能進能出的市場化用工機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堅持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職工,在實現年度利潤目標的基礎上,確保職工的收入同步增長。為職工辦實事好事,逐步提高職工福利。加快花園式工廠建設,改善廠區環境面貌。規范職工行為習慣,提升職工文明素養,鞏固和諧穩定發展局面。
????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對冶煉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提出了新要求。“十四五”的后三年,中國有色集團將進入發展躍升期,冶煉廠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有色集團三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與新項目協同發展,協力實現公司“十百千”目標。不懈抓好生產經營管理和升級改造,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提升發展質量,實現做強做優,滿足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奮力邁上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努力將冶煉廠打造成為轉型升級的時代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