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讀,看到“從來如此,便對么?”這句很耐人尋味的話。這是魯迅作品《狂人日記》里的句子,是對當時現實的諷刺,人民麻木不堪,只知茍且偷生,不知向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挑戰。雖然時過境遷,但這句話“從來如此,便對么”放在今日,對于企業的深化改革,還是有其深遠意義。
近期大冶有色公司開展的“對標再出發,改革再深化”活動,雖然我們不是制度的制定者、規劃者,但我們是參與者和踐行者,這讓我們對企業生產經營現狀有了更多的思考,也需要我們在改革、對標、創新過程中,敢于對現狀說“從來如此,便對么”。技術人員調崗做車間管理,從來沒做過;專業技師浮選工,藥劑加入量遠遠高于常規劑量,從來沒做過;電器工程師換鎖芯,從來沒做過;在充填體下端試探性回采有價礦石,危險啊,從來沒做過……“從來如此”不代表一直是這樣,但一直永遠就只能這樣了么,一直這樣,那么這樣就對么?
改革需要傾聽不一樣的聲音,創新更要集思廣益采取非常規手段,要敢于對“從來如此”說不。對標工作對的是效率,而不是總量,“撿到籃子里面都是菜”的思想要剔除。對標指標的設定也不是越大越好,比如銅礦石資源品質、資源儲量。對標的指標數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少而精,逐一攻克,才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升效率。對標的對象不一定是一成不變的。既可以是同行業龍頭企業,也可以是本企業同期最好水平,也可以是班組之間的對標,不應該是靜態的、固化的對標指標,應該是動態的,只要有利于提質增效的,都是好的對標方式,怕就怕在對標流于形式,對生產、經營帶來不了半點促進,反而增加工作的負擔,徒勞無功。
不改革、企業得不到發展,不對標,企業缺乏競爭力,我們應該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問問自己:“從來如此,便對么?”
(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