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冶煉廠有這樣一個崗位——堰口,每天與一千多度的銅水為伴,冒著高溫的炙烤,頂著嗆鼻的硫煙,維護著短短十幾米溜槽通暢,卻關系著整個澳斯麥特爐的生產順暢。在這個艱苦崗位上,活躍著一群青春活力的年輕人,他們的年紀普遍在25歲左右,大多是參軍退伍入廠,軍人風采在他們身上有著最美的體現。
在如此青春的年華就投身到這么艱苦的崗位,在心里是什么給予他們支撐,筆者帶著這樣的疑問踏上堰口操作平臺,還沒靠近一股熱浪迎面而來,腳邊的溜槽里流淌著紅紅的銅液,高溫銅液揮發的氣流在空氣中翻卷,溜槽里流動的熔流像一道道金色的瀑布,如一條條通紅透亮的巨龍!被熱浪籠罩著,炙熱的空氣似乎要令人窒息!
正遇到清打溜槽的時候,堰口的職工站在溜槽邊穿著厚厚的護具,有的手里拿著風鎬,有的手里拿著鐵夾,透過隔溫面罩可以看到他們的臉上已經被烤得通紅,豆粒大的汗水正向下流淌著,風鎬打開結焦,鐵夾馬上遞過去,將一塊塊幾十斤重的焦塊拉出溜槽,動作嫻熟,配合默契而有序,看不出來他們才在這個崗位上干了兩年有的甚至不到一年。短短二十幾分鐘,他們已經將溜槽清打完畢,回到休息室,摘下安全帽和防毒口罩,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上掛著汗水,卻洋溢著親切的笑容。談到崗位的辛苦,這群90后沒有一絲抱怨,“前輩師傅們都是這樣做過來的,年輕人做點事不算啥,澳爐是大冶有色的核心設備,在這里我們能學到的東西可不少!”青工小黃說,“網上都說我們90后吃不了苦,你看我和這群兄弟們誰是那樣的人?”“在部隊里,連長就經常和我們說,年輕不吃苦,將來沒出路咧!”旁邊的青工小劉開著玩笑,“再說現在車間特別重視我們年輕人,還在搞青工技能培訓,過幾年我們都能走上副操,主操這樣的技術崗位,前景還蠻好!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積累實踐經驗。”說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交流起剛剛打溜槽時的情況,應該注意什么。看著這群小伙子們,不由得感嘆有色冶煉事業薪火相傳,興旺發達。
崗位上他們揮汗如雨!他們不計得失!他們團結協作!他們齊心協力維護著堰口溜槽的暢通,及時地清打溜槽的結渣,保證著澳爐平穩的生產!他們都堅守在澳爐堰口,一雙雙黑色的大頭鞋,一頂頂藍色的安全帽,一張張被烤得通紅布滿著汗水而堅定的臉!一件件被汗水濕透的藍色工作服,勾勒出他們剛毅的身影,譜寫著生命的華章!體現著人生的價值!
他們在這里燃燒著青春,他們無怨無悔!他們把青春奉獻在崗位!
(李延飛 楊赤斐)